首页

惠奈

时间:2025-05-28 19:43:07 作者:人民领袖|从小培养爱国心 浏览量:87744

  中新社桂林10月12日电 题:广西百年非遗焕新颜 柚罐清香“飘向”世界

  作者 韦佳秀

  “改良之后的桂林柚罐,外观古朴小巧,又清香怡人,已成为很多来桂游客的伴手礼,还屡次出口到美国、新加坡以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王伯杨近日受访时说。

  柚罐传统手工技艺起源于明代,“桂林柚罐是将青柚掏空柚子肉,并经过晾晒、塑形等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的茶罐。我们将柚子固有形态改造成扁圆形,用收口器捏塑出比罐身尺径小的沿口,使其形态更加美观。同时经过长时间日晒使其‘皮革化’,储存时间更持久。”王伯杨说。2020年,以桂林柚罐为代表的桂林柚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王伯杨向游客介绍桂林柚罐制作工艺。韦佳秀 摄

  “三月柚子花,四月结果果......阿爷要弄烟包壳,阿姐要弄桂花盒......”王伯杨告诉记者,他从小入耳的这首童谣,其中传唱的“桂花盒”即桂林柚罐。他说,柚子自古有辟邪正气,吉祥如意的寓意,而经过改良后的柚罐成品精致古朴、气味清新,喜茶人士多用来存放桂花、茉莉、普洱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柚罐、喜爱柚罐,王伯杨将工坊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很多东盟国家的旅游团会把这里纳入旅游点。”王伯杨称,下个月还将接待来自南非的旅游团,带他们体验如何制作柚罐,感受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

  2020年,由王伯杨制作的“稚禾八分桂林柚罐”还获得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柚罐一年产量大概有10万只,收益在700万元人民币以上。”王伯杨称,这枚茶席雅物,已成为海内外游客来桂旅游的伴手礼。

图为工人给桂林柚罐做口沿收口。韦佳秀 摄

  记者走进王伯杨在桂林市雁山区柘木镇设立的工坊,工人们正在专心制作柚罐,格外安静。原来,王伯杨雇用的工人多为聋哑人。“柚罐的制作周期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工艺并不复杂,但极其需要耐心。经过培训后,他们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他说。

  2023年底,王伯杨还把桂林柚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进了灵川县灵川镇双潭村。当地农户利用农闲制作柚罐,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也使得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实现了活态保护。截至目前,柚罐制作技艺直接带动当地超2000人实现灵活就业。

  多年来,王伯杨致力于推广与普及柚罐非遗技艺。他告诉记者,中国国内很多民众都对这一项技艺感兴趣,“我在社交平台直播柚罐制作工艺公开课时,在线观看人数时常超过十万人。”

  王伯杨说:“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挖掘这项非遗技艺的附加价值,让它持续产生经济效益,并用这些‘经济能量’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从而把桂林的传统工艺推向世界。”(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南新郑警方通报“两男子酒后骚扰女孩并殴打家长”

对于“奇葩”的相亲经历,我听有朋友吐槽过,第一次见面就三番五次提及,结婚后男方需要上交工资,过于奇葩的还是少见。网上那些东西,是真事还是段子,都不好界定,看得多了,会干扰到人们对相亲的印象。如果你愿意出来相亲,要明白目标很难完全符合你的想法,尽量少些挑剔审视,多些宽容理解。

香港机管局携手中国商飞向全球市场推广C919飞机

“两岸在文化、语言等各方面相通,台湾人去大陆旅游几乎没有出行障碍。”吴雁辉说,中老年人喜欢参加大陆团队游。“我们还是要积极争取,不要让团队游断掉,消费者也希望团队游继续。”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当前,长三角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已位于全球前列。2023年,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达15.17万亿元,新兴市场、新兴产业、贸易新业态等成为引领长三角区域进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投资总金额超2.24万亿元,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兴业。

李永强:中国式现代化不会搞中心主义,更不会要求别人照抄照搬

分析人士指出,加政府利用康、迈二人的灰色身份,让他们从事违反中国法律的事情而被捕,这是对本国公民合法权益的损害,也坐实了加方所谓“人权”的虚伪。这让加民众如何信任政府?难怪加网友纷纷留言:“希望帷幕能够拉开,让加拿大人看到这起肮脏事件背后的真相。”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